一位市民正在体验“响应式公交”。
9路公交车上贴有明显的“站点响应式停靠线路”提示。
(资料图片)
9路车的下车门附近的扶手处有了“下车请按铃”字样,车门上也有相关提示。
从3月16日开始,9路公交车实行“响应式停靠”服务,公交车不再逢站必停,乘客按铃下车。此举能够让市民的公交通行效率提高吗?市民们对此反映如何?记者进行了实地探访和体验。
没人上下车的站点不停车
“以前就注意到每辆公交车上都有这个按钮,但是不知道有什么用,也不敢去按,现在终于晓得是什么按钮了。”家住中山南路的市民莫女士说,自己最近乘坐9路公交车时发现,后门附近的两个扶手处按钮上方都多了“下车请按铃”几个字,经过询问才知道,这是桂林公交新推出的“响应式公交”。
据了解,从3月16日开始,桂林市公共交通集团有限公司对9路车实行“响应式停靠”服务。所谓“响应式停靠”是指公交车运行至公交站点时,根据乘客上下车需求,停车开关车门。当车上乘客有下车需求时,乘客在到站前按铃,驾驶员接到提示后,车辆在该停靠站停车;如果车内没有乘客按铃,且停靠站内也没有乘客等候,车辆将减速越站通过。老年人、孕妇、儿童等特殊群体乘客除按铃以外,也可口头告知驾驶员。
3月21日下午1点40分,记者从天鹅塘站出发,体验了一把“响应式公交”。记者看到,在9路公交车上下车门附近显眼处,都张贴出了“站点响应式停靠线路”的提示,告知市民如需下车请提前按铃示意或口头告知避免错过下车站点。车辆在报站时,也会提醒,该线路为停靠巴士,需要下车的乘客请提前按铃或口头告知驾驶员。
记者发现,从天鹅塘至七里店站点,由于经过人流密集区域,也都有人上下车,所以司机在每一站都会靠站停车,当车辆驶入市郊范围后,经过铁山路、石家渡大桥等站点时,由于没有人在站点等候上车,也没有人按铃或站在下车门附近,司机并未靠站停车。
在车辆行驶过程中,按铃提示下车的市民并不算多,更多乘客还是以口头告知司机为主,只要在下一站点前收到了按铃或者口头提示,司机都会在站点停车,等候市民下车。
乘客感到“顺畅多了”
家住桂磨路奥林苑小区的秦女士在体验“响应式公交”后觉得比较满意。她告诉记者,自己平常出行最便捷的方式就是乘坐9路公交车,前几天乘车时,有几名志愿者在车上宣传“响应式公交”,自己知道了可以按铃下车,现在每次在要下车的前一个站点,就会按铃告知司机,一次也没有错过站。
“说实话,9路车后面几站都是在郊区附近了,两站路之间距离比市区的长很多,有些站经常没人上下车,但是应该是公司有规定,所以基本上每一站司机都要停一下,我们坐在车上有时候真的有点烦,觉得没人上下车还要停靠是多此一举。”秦女士说,自从开了这个“响应式公交”以后,有些站司机就不停车了,坐公交车回家的时间都比以前快了蛮多,乘坐的心情也舒畅多了。
家住七里店路的市民徐女士也表示,不用每一站都停车是一种创新之举,“不是高峰期其实很多站都没有人上下车,不仅可以避免夏天开门热、冬天开门冷,按铃下车也增加了乘客和司机之间的沟通效率,节省了乘车时间。”
不过,也有市民给出了一些建议。21日,乘坐9路的市民李女士表示,按了铃以后,自己并不知道自己是不是按成功了,如果有一个反馈提示就更好了,此外,推广工作也很重要,很多人还是不知道9路改成了“响应式”,万一错过站没下车就不好了。
9路公交车司机刘小军介绍,9路公交线路一个来回大约50公里,在推出“响应式公交”前,用时100分钟左右,而推出“响应式公交”后,平均每一个来回要比原来快10至15分钟。“从现在收到的市民反馈来看,基本都是比较支持我们这项创新服务的,而且目前还没有出现过乘客错过站的情况。”
未来仍会继续推广、完善
桂林公交相关工作人员表示,“响应式公交”在其他城市也有推广,桂林也属于推广得比较早的城市。
“其实每辆公交车后门的扶手处原本就有一个可以按的铃,当市民按下铃以后,司机会收到提示信息,只是并未启用这个功能,所以这个按钮也就成为了摆设。”该工作人员说,此次开通“响应式公交”也是在搜集了很多乘客的反馈意见后,才决定开通9路试运行。
选择9路的原因是,在平峰时段,9路车经过一些市郊站点时,确实经常出现没有乘客上下车的情况,而根据原来的规定,是要求“逢站必停”,部分市民就觉得没有必要。
该工作人员表示,在线路开通以后,公司的工作人员、文明乘客志愿者团队,都到线路上开展了宣传活动,但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效果还是不明显,很多乘客还不熟悉“响应式公交”的流程,所以下一步会加大力度进行推广,也会针对乘客们提出的意见和建议加以完善和改进。
“总体来看,在这种新模式下既能节省下停站时间,提升公交车辆流通效率,还能提高整个城市交通运行效率,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城市交通拥堵,更好地满足群众出行需求。”该工作人员表示,目前已经考虑在其他线路推广,会优先考虑类似于9路这样经过市郊的线路,或者站点比较密集的线路。
来源:桂林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