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孩子一出生或出生后不久,身上长出大大小小的红斑或淤青,有的平于皮肤,有的凸起皮肤,即大家常说的“红色胎记”。
近日,省内首个脉管畸形及血管瘤专病门诊在苏大附二院开诊,“红色胎记”患者可以“对症挂号”,接受精准诊断和标准化、规范化治疗。
(资料图)
“红色胎记”究竟是什么?
大家口中常说的“红色胎记”,多数是把血管瘤与脉管畸形各种不同类型的病变混在一起的笼统称谓,因在皮肤上呈现出橘红色、暗红色或青紫色斑块而得名。
脉管畸形与血管瘤是来源于脉管系统的良性肿瘤或发育畸形,是先天性脉管性疾病,近年来发病率逐年升高,婴幼儿居多,也可发生于儿童、青少年甚至成年人,约60%发生于头颈部。
脉管畸形
常表现为皮肤、黏膜呈青色、青紫色斑块,或皮下有明显的包块,出生即存在,随着年龄的增长可持续缓慢发展。
血管瘤
常表现为红色肿物或斑块,一般在出生后2-4周出现,3个月内为快速生长期,4-8个月为缓慢生长期,8-10月左右为稳定期。部分婴幼儿型血管瘤患儿可自行消褪。
既然是“胎记”,为什么还要治疗?
患处体积不大时一般无自觉症状,发展扩大时可侵犯或破坏周围正常组织及器官,造成容貌缺陷或功能障碍,严重时可阻碍呼吸甚至危及生命。治疗不及时、诊疗不规范往往导致新的畸形和功能障碍,甚至引发全身问题,使治疗难度加大、治疗周期增长、恢复慢、花费大,对患者身心造成极大危害。
早期规范化诊疗不但使疾病得以控制,还能尽可能地减少对局部功能、全身循环以及美观的影响。
然而,脉管畸形与血管瘤临床表现复杂多样,易造成确诊困难或误诊,省内对这类疾病没有专门的综合门诊,从事此类疾病的专业医生较少。
开设脉管畸形与血管瘤专病门诊
可实现“专病专治”,治疗方式以介入栓塞为主、外科手术为辅。患者不出省就能获得更加精准的诊断和标准化、规范化治疗。
对患者实行全程管理,持续跟踪和指导患者的治疗与康复过程,降低恶化和复发风险,提升患者生活质量。
门诊时间:每周二全天
门诊地点:苏大附二院三香路院区 门诊二楼A07诊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