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按照《民事诉讼法》的规定,对于发生迟延履行行为的被执行人,应当加倍支付迟延履行期间的债务利息。
(资料图片)
2、那么很多债权人就关心利息怎么计算的问题了,小编今天为大家解答。
3、2009年5月21日《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在执行工作中如何计算迟延履行期间的债务利息等问题的批复》(以下简称《批复》)中确定:执行款=清偿的法律文书确定的金钱债务+清偿的迟延履行期间的债务利息。
4、清偿的迟延履行期间的债务利息=清偿的法律文书确定的金钱债务×同期贷款基准利率×2×迟延履行期间。
5、一、法律文书确定的金钱债务,应当包括本金和双方的约定利息,本金和约定利息之和则是确定迟延履行期间的债务利息的基数。
6、法律文书确定的金钱债务,是债务人按照生效法律文书应当承担的实体责任。
7、而迟延履行期间的债务利息,则是对被执行人不履行法律义务而设定的一种法定责任。
8、它具有给申请人补偿损失和对被执行人不遵守国家法律、不按时履行生效法律文书义务的行为予以惩罚的双重性质。
9、二、迟延履行期间的债务利息利率的确定,《批复》规定人民法院根据《民诉法》第二百二十九条计算“迟延履行期间的债务利息”时,应当按照中国人民银行规定的同期贷款基准利率计算。
10、银行贷款的利率因期限不同而有所不同,贷款时间越长,利率越高。
11、确定利率应以“日期”为准,即从法律文书确定的期间届满次日起适用银行同期贷款利率。
12、所谓同期,即从计息开始之日起,至计算利息之日止之间的期间,若为6个月以下,则适用6个月以下贷款的利率;若为2年左右,则适用1至3年的利率。
13、同时,因为银行的利率会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需要而做出适时的调整,故法院也应依法严格按照银行同期利率计算。
14、综上所述,法律文书确定给付金钱义务的内容,是由本金和双方约定利息两部分组成的,本金和约定利息之和是计算迟延履行期间债务利息的基数。
15、在本案执行中,给付金钱义务的内容,应当是判决书确定的2万元本金+双方的约定利息(年利率25%,从借款之日起至清结之日止);而迟延履行期间的债务利息,则是以上述本息合计数额为基数,从判决书生效的第6日起,按照中国人民银行同期贷款利率的2倍计算至清结之日止。
16、如果读者朋友遇到类似的法律问题需要解决,可以来咨询。
17、延伸阅读: 关于执行程序中计算迟延履行期间的债务利息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迟延履行期间债务利息的计算方法 迟延履行期间的债务利息怎么算。
本文到此分享完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