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生活 > 正文

徐良丨突破“女性思维”的理性诗学之美

来源:本站原创2023-08-01 18:02:10

突破“女性思维”的理性诗学之美

——评王曾玉诗集《我喜欢的寂静》

推敲格律、写古体诗、填新词,是一件很“雅”的事,这也是很多人步入文学殿堂的一把钥匙。这种现象,反过来看也是成立的,一个人内心往往要先有“雅”的基因,才可能以文学之名,书写与众不同的人生故事、感悟和思想。可今人写古韵,其内心的“雅”又容易被夸张凝练的汉语同质化,而语言相对自由的现代诗歌,就容易在个性化的语言下,暴露诗人“雅”的真实内心。眉山女诗人王曾玉不仅在古韵中深藏其“雅”性真情,也在新诗中流露其灼见哲思,翻开她的诗集《我喜欢的寂静》,尤其是她的新诗部分,一种突破“女性思维”的理性诗学之美,瞬间令我惊奇且欣喜。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我喜欢的寂静》诗集 王曾玉著 成都音像出版社2023年5月出版

王曾玉的诗歌,语言是简洁的,比喻是形象的,意象的通俗的,更可贵的是,其诗歌内在的情感逻辑是清晰且严谨的。缘此,她的诗歌不仅具有高远的诗境,也具有鲜活的生命气息。以诗歌《黄昏》为例,“花瓣递来春天的请柬/日子追逐着日子/每一个黄昏/都剪短一截生命之绳”“看夕阳熄灭在水中/看山腰升起摇摇晃晃的炊烟/听飞鸟呢喃着划过头顶/等星空渐渐热闹起来”,尤其结尾处“我沉醉其中/融化成万物的一部分/仿佛拥有了整个世界”,这显然是一种哲学的思辨和诗情的升华。诗歌没有堆积复杂抽象的意象,只使用了“请柬”“绳”“夕阳”“炊烟”等寻常事物,并十分贴切地运用了“剪”“熄灭”“升起”等动词,赋予万物以生命。包括诗歌《日子》《平淡的时光》《月下漫步》《失眠》《口罩》等,这种直接、简洁、贴切的书写方法和极具哲理的诗情升华,可以看出,王曾玉把握了这种高明的诗歌技巧,并成就了她真诚的诗情再现。

诗歌绝不是表面的情感骚动和文字疯狂,内心的真挚与热烈,表现在道德、美丑、是非及善恶面前的坚定立场和强烈反射,这是诗人创作诗歌的内因。面对一花一叶,面对平凡的日子,王曾玉总能体察到不平凡的深情和哲理。《形色》《在这个春天》《秋天的雪》等,总能在朦胧中看见诗人的惆怅。“不会种花草的人/腾空整个冬,从市场上买回春天/阳台姹紫嫣红,多么热闹”“然,忧心难止呀/怕年幼的月季营养不良/怕正值花期的石竹和君子兰骄傲/怕怀孕的栀子流产/怕玫瑰再次失足……”“一个不擅照管春色的人/面对花朵/总是这么,忐忑不安”。诗歌《春疾》,完美地写出了世人的“通疾”。我们总以为买回了健身器,就买回了健康;读过了《孝经》,就懂得了孝道;健康、荣誉、意外、青春、爱情、道德,生活中面临的一切,让诗人“忧心不止”“忐忑不安”,而这种忐忑和挣扎,恰是生活得以继续下去不可或缺的努力。我们不是圣人,也不是低等的畜生,如何在诱惑和“忐忑”之间,善待自我,寻找生活的平衡,这无疑是对世人的警示。

理性的智慧,是走进文学和内心世界的重要通道,也是救赎自我和重启生活的一味良药。正如中国作协张宏森书记在翻阅“走进文学,此生便多一双智慧的眼睛,也能看到一个温柔的世界”这句话时所言:“这就是文学能够带给人独特力量的体现。”诗歌《遇见·文字》:“与古人惺惺相惜/与今人隔屏相望/与自己握手言和。”又如《开过的花》:“生活的浮渣常常遮蔽我们的双眼/你只需轻轻一撩/再稍加修剪,就能重新/呈现其鲜活的部分。” 诗歌《沉默》在一番哲思之后,理性的智慧还是占据了上风,诗人看到了希望,“真理在右,生活在左/我在中间左右摇摆/像足了一棵墙头草”“白露深重,年复一年/收成越来越少/而在野的菊/正在悄悄地酝酿着/盛大的花事”。

在我的诗歌阅读经验中,学理科的诗人并不多见。女诗人王曾玉是教化学的中学教师,她的诗歌果然闪烁着理性的光芒,这完全契合了我的诗歌审美经验,也契合了我在《若水诗话》中的诗歌主张:“诗歌的外在感性语言是诗歌的特征,诗歌内在的理性逻辑是诗歌的灵魂。我们在写作欣赏现代诗歌的时候,要注重诗歌的外在感性语言表达,这是诗歌主题诗意化表达的关键;我们也要更注重诗歌的内在理性逻辑发展,这是诗歌诗意化表达的最终目的,是诗歌成其为诗歌的根本原因。”作为女诗人的王曾玉,她的诗歌,已经突破了感性和非逻辑的“女性思维”束缚,甚至超越了某些疯疯癫癫的男性诗人作品,诗歌充满了思想力量,闪烁着哲理之光,呈现出可贵的理性诗学之美。诗歌《天真》《下雪了》《垂钓》《看花》等,无不是王曾玉个性的诗歌语言、严密的逻辑思辨和内心真挚深沉的爱的结晶。

诗集《我喜欢的寂静》中有丰富的诗歌文体,这反映了王曾玉泉涌的诗情、丰富的内心和对诗歌技巧的熟谙。除此之外,教化学的女诗人王曾玉,还具备可贵的逻辑思辨能力,这足以让我相信,她一定可以创作出更为出色的诗歌作品,带给我们更多充满哲思和理性的诗歌美学享受。

【本文作者简介】

徐良,笔名农夫、亲勤。1981年生,四川剑阁人。著有《俗定》《若水诗话》《若水神话》等诗集、评论集。现供职于四川省作家协会创作研究室。

关键词:

最近更新